2018年9月2日凌晨零点43分,中医院业务副院长何祥飞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睡梦中惊醒的何院长一看来电号码显示陌生号码,职业习惯感觉有重要事情发生,迅速接通电话,传来焦躁而又颤抖的声音:“何院长,请你帮帮我,我的小孩被核桃米卡在了气管里面,我们不知道那个医院能治,这时候有能救治的医生在吗?”
听到患儿母亲的紧急求助何院长睡意全无,马上进入应急处置工作状态。“你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小孩状态怎么样?是清醒还是昏迷?出气困难吗?你现在密切观察小孩有没有出气困难,如果发现出气困难、烦躁、意识不清立即将小孩府卧于大腿上用左手托住胸部撑起下巴,右手用力拍背”。
简单交待完现场急救方法后进一步向患儿母亲了解到:患儿是在吃核桃时突然被核桃米卡住,由于不具备气道异物现场处置知识,未现场急救,急送某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后未做特殊处理,嘱回家观察,晚上病情加重出现齁喘,再到该医院儿科就诊,做CT检查发现左支气管异物,建议转上级医院。
时间就是生命,长期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何院长非常清楚小孩气道异物意味着什么,随时可能发生窒息,如果没有现场急救处理能力后果难以预料。类似的悲剧时有发生。虽然该患儿没有在中医院就诊,但是做为医者职责所在,勇于担当,有求必应,必须立即启动非常规绿色通道,充分调动医疗资源抢救患儿生命。
何院长嘱咐家属注意行车安全,他会立即协调能救治的转院医院,保持电话通畅随时联系。挂了电话,何院长快速思索:“小儿气道异物处置困难,况且该患儿仅有两岁,麻醉风险极高,又是气道操作,随时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困难,攀西地区可能都没有适合的纤维支气管镜,也许要转到华西附二院才有条件处置,但是,德昌离华西附二院相距500公里,又是半夜三更,不具备条件。
我是患者母子此时唯一的希望,一定要帮助她们得到最佳方案及时治疗。总医院是三甲医院,耳鼻喉科还是重点专科,一定有能力处置,愿意承担风险。”想到这里,何院长拨出了攀钢集团总医院陈明艳部长电话,两声铃响,电话通了,就像事先知道要通电话般默契,直入主题,说明情况,请总医院立即协调相关专家和麻醉科、手术室抢救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儿。
此时,生命时速得到接力,患儿—德昌县中医医院—攀钢集团总医院搭建起了生命之桥,幸运的是总医院耳鼻喉科毛红明主任有类似手术经验,也有先进的内镜设备,专家与患儿母亲直接电话对接,这时候患儿母子不再孤单,她们背后是强大的攀钢集团总医院与德昌县中医院医联体,大家正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让她们看到了目标和希望直奔攀钢集团总医院。
同时,总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易正金常务副院长亲自指挥马上成立抢救小组,急诊科、耳鼻喉科、麻醉科、手术室、影像科主任迅速到位,在患儿到院前做好了所有准备工作。入院后检查发现患儿左支气管异物堵塞,已造成左肺不张和肺气肿,并发气道高反应和感染,面色青紫,情况危急。
进入手术室,耳鼻喉科、麻醉科主任、副主任亲自操作,10多位专家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手术紧张而有序,术中患儿两度出现心率加快超过160余次,氧饱和度降低到60%以下,手术难度巨大,风险极高,随时会出现大家不愿看到的结果,但是专家团队勇担风险顶住压力,利用他们丰富的知识和临床经验按术前讨论的应急预案忙而不乱有条不紊进行。
在两家医院的共同努力配合下与时间赛跑,手术成功取出异物,患儿面色由青紫转为红润,呼吸音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汗水湿透了手术衣,专家们全身疲惫,但成功抢救了患儿生命,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到由衷的高兴!
经过精心治疗,患儿各项指标正常,于9月6日治愈出院。
通过这次惊心动魄的完美应急抢救,充分展示了攀钢集团总医院雄厚的技术力量,实战成功检验了攀钢集团总医院与德昌县中医医院紧密型医联体为群众健康服务的资源优势和综合服务能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保障了病人生命安全。德昌县中医医院立足于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整合共享看得见摸得着的优势医疗资源,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这种脚踏实地的服务模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随着新院区建设,硬件设施改善,医院必将不负众望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呼叫急救电话同时心肺复苏,先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再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重复至心跳意识恢复或急救车到达交由专业急救人员处理。